车桥人|这个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是车桥人,是车桥中学校友
| 招商动态 |2017-03-05
:卢志文,1963年生,江苏淮安车桥人。十一届湖北省人大代表,江苏省劳动模范,中国教育学会管理分会理事 ,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,新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 ,江苏昌明教育基金会理事长,中国民办教育十大风云人物,美国阿灵顿商学院EMBA,全国知名教育专家 ,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。原淮安市中学副校长,现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。——360百科
车桥人在他乡
全国知名教育专家 卢志文
在中国教育界,认识卢志文的人并不少。
他是翔宇教育集团10所学校和50000在校师生的“总校长”。随着翔宇的影响力日盛,他被邀请到天南海北讲学,每年听众上万。讲教育、讲管理、讲经营……真材实料、精彩纷呈,赢得掌声不断、“粉丝”众多。
但了解卢志文其人的并不多——他是如何从一个平凡的乡镇中学的中化学老师,到民营教育集团总校长,领导一系列惊心动魄而又筚路蓝缕的学校变革的呢?
知道翔宇故事的则更少——它是如何“误入歧途”,险些夭折,到拥有今天的规模和影响?它一路走来,经历了怎样的山穷水尽、峰回路转?
遗憾的是,在今天略显封闭的教育界,这样大开大合、难得一见的故事,却一直被“雪藏”,被“独享”。
显然,卢志文和翔宇的价值,远不止此。
小镇名师
从南京过长江,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向北。6月初的苏北,瓜熟麦黄,道路两旁巨树遮阴,运河中舟楫穿梭,千年航运繁忙如昔。车行200公里,就到了历史名城、周恩来的故里——淮安。
我们此行拜访的主人公——卢志文的故乡也在这里。
1963年,卢志文生于淮安车桥镇芦滩村一普通农家。他小学和初中都在村里学校就读;1978年进入镇上的车桥中学;2年后考取淮阴师专化学系,是当年两个应届毕业班中唯一的大学生。
1983年,不满20岁的卢志文回到母校车桥中学,出任高三化学老师。第二年,看到本校初三的化学成绩在周边垫底,他找到校长,主动请缨要为学校争回面子。
可事情远非卢志文想象得那么简单。初三的学生年纪小,没有高三学生的自制力和学习自觉性。因而,仅仅把课讲得深入浅出远远不够,还需要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艺术和手段。
这时,卢志文真正开始了对教育内涵的思考。原来,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,更是与孩子的沟通艺术,而且越是对低年级的孩子,越是如此。
于是,他开始运用一切手段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。有节课是讲石灰石,他先在黑板写下明朝名臣于谦的一首诗——《石灰吟》,让孩子们先读一遍:
千锤万击出深山,烈火焚烧若等闲;
粉骨碎身全不惜,要留清白在人间。
接着,卢志文让孩子们猜是什么化学物品。这个难不倒大家,回答得异常响亮:“碳—酸—钙”。可当卢志文要求依次写出包含在这首诗里的三个化学方程式时,孩子们顿时傻眼了,继而兴趣大增,纷纷开动脑筋,相互讨论起来。
就这样,卢志文用自己宽广的知识面,把枯燥的化学课上得异常活跃。
开联欢会时,卢志文亲自创作10个灯谜过去,谜底就是他们班上同学的名字,猜对者“奖励西装一套”。有几个同学答对了,大家都想看看卢老师奖励的西装什么颜色、什么样子。
结果卢老师把自己的西装脱下,挨个往同学身上套了一下。
原来,奖励西装一套,就是“套一下”!同学们不仅没有失望,反而对卢老师更加崇敬,上他的课更带劲。
1985年,在淮安县举办的“教师优课比赛”大赛中,卢志文一路过关斩将,最后获得第一名。1986年,县里一纸公文,不由分说把卢志文从车桥中学调到了县里最好的淮安中学(俗称“县中”)。
这是卢志文生命中最自豪的几个“光辉时刻”之一。当时正值油菜花盛开,满世界黄灿灿、香喷喷的。县中的校长向校友借来淮安唯一的一辆进口皇冠小轿车,亲自到车桥中学来接卢志文。
卢志文第一次坐小轿车。从车桥到县中的公路,刚好途径卢家所在的芦滩村。车子进村,他顿生一种人生豪迈、衣锦还乡的激情,特意让车子停了一下,回家告诉妈妈自己进城去了。
“结果,由于心情太激动,下车时头被车门重重地撞了一下,上车时,头的另一侧又被撞了一下。”
“不讨喜”的副校长
淮安县中学的校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,是所百年名校。
1990年,27岁的卢志文被提拔为教务处副主任,排课表、调课、组织考试、监考等成为日常工作。从中,他开始了对学校管理的思考。
他一度是个制度主义者,制度崇拜,坚信没有制度什么都搞不好,有了规矩,自然就有了方圆。看到一些学校老师监考时敷衍马虎,长时间看书看报,连头都不抬的现象,他立刻想到制定严格的监考制度,明文禁止,且派人在各考场巡查;那些老师不再看书看报了,而是长时间盯着窗外,依然对学生放任自流,于是再在制度中加上“不准长时间盯着窗外”;老师不能盯着窗外了,便对某个学生目不转睛,影响该学生答题,或者穿着高跟鞋,笃笃笃在考场里频繁走动……
“制度的制定就像在补锅,越补越漏”。最后,卢志文发现,这已经不是制度的问题,而是文化的问题。
基于这段经历,他后来写下一篇很有见地的管理文章,标题为《文化在制度管不到的地方起作用》。(详见《校长》2009年第1期)
作为教务处副主任,卢志文显示了很好的服务精神,热情主动地为老师提供方便。同时,他还不忘钻研业务,曾连续5次参加江苏省教师论文大赛,获得4次一等奖,1次二等奖。
这个出类拔萃的年轻人得到了上级组织部门的注意。1994年,31岁的卢志文被破格提拔为副校长,分管教育科研和青年教师培养。他不拘一格,选人、用人,成绩斐然,青年老师在论文、优课比赛中获奖的比例快速提升。有一年,江苏省教育科研会议特意选择在淮安中学召开,以示鼓励。
成为副校长后,卢志文很快“不懂事”了一回。他发表了一篇论文,题目叫《谈校长的人才观》。于是学校开了锅:“一个副校长,你谈什么校长的人才观?”巧合的是,此时正值老校长要退休,新校长人选还没宣布。
作为学校领导班子成员,他看到了很多普通老师看不到的事情。一次,学校花费几十万元修建大门,卢志文觉得太浪费,看不下去,竟然在校务会上要求公开学校的账目。
“作为副校长,我说这种话,是很不讨喜的。”
但当时的卢志文就是这么单纯,他从来没有觉得需要花心思去琢磨人际关系。另一方面,卢志文有着强烈的想做点事情的冲动,也有很多的想法和计划,但受制于现有体制的束缚,有劲使不出,心情愈发郁闷。好在他爱好很多,苦闷之余玩灯谜、玩篆刻,几年时间一晃而过。
直到1998年,卢志文胸中升腾起跳槽的冲动,且无法遏制。他四处投简历,联系广东、上海的学校,哪怕只是去做普通老师也在所不惜。他被一所上海的著名中学看中,同意调入,只是由于妻子的工作安排无法一同解决,才最后作罢。
就在卢志文进退两难的时候,一个“贵人”出现了。
一个不让人失望的淮安人
1998年是周恩来诞辰100周年,淮安政府广撒英雄帖,上海企业家王玉芬也被邀请前来考察,并答应投资办教育。为了降低风险,王玉芬提出能与当地学校合办。于是在政府撮合下,淮安中学、淮安教师进修学校也加入进来,三方一起投资建设淮安外国语学校(下面简称“淮外”)。
1999年,学校破土动工了,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校长人选。王玉芬听很多人一致推荐,说卢志文肯定能胜任,于是向政府“点名要人”。
去一个新办的学校,卢志文颇为迟疑,家人更是一致反对。唯有同为淮安人的商界奇人、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长严介和听后哈哈大笑,拍着卢志文的肩膀说:“傻瓜,傻瓜。出来无论如何都对,100%对。”
原来在经商前,严介和也曾教书多年,和卢志文是好朋友。就这样,卢志文来到了淮外。
过来的第一天,卢志文踌躇满志,通宵未眠。在仔细梳理了16年的教育经历后,他写下包括办学宗旨、育人方针、管理原则等一系列决定新学校发展方向的纲领性文件。
卢志文为理想的蓝图而热血沸腾,现实的困难却让人几乎绝望。
由于两所学校本不愿意投资淮外,三方的价值取向完全不同,几乎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要争吵不休。学校刚建到一半,眼看就要因两所学校拒绝继续出资而沦为“烂尾工程”。作为淮外的董事长,王玉芬失望到了极点。“大不了,已经投资的1000万不要了,就当在淮安买个教训。”
淮外生死不明,卢志文感觉像一脚踏空了,前途一片茫然。“但有一件事情我看清了,那就是谁真对学校负责,真为了学校好。而不是对坚持使用自己推荐的施工单位更有兴趣。”
这中间的要害在哪里呢?卢志文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,是产权。此后,产权成了促使他思考很多问题的一个节点,并对产权经济学产生了浓厚兴趣,把科斯、张五常、周其仁等人的文章都找来学习了一遍。
就在王玉芬决定放弃的当口,一天晚上,卢志文爬到教学楼顶,在皓月当空下给远在上海的董事长打